首页 > 回忆新闻资讯 » 正文

原创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毁了“五石散”?丨~@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毁了“五石散”?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民间称他为“药王”。孙思邈出于公元541年,当时隋朝还未建立,他死于公元682年,此时已经是唐中宗年间了。按照推算,他活了141岁,历经隋唐两代,因为长命甚至被民间奉为神仙。但是这个长寿记录,有可能是后人记载出现了谬误,因此并不十分可靠。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以至于“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当时的贫苦百姓,常有一人患病而全家困苦不堪。从小目睹了疾病给人带来的灾厄,孙思邈“志于学医”,精研医药。

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一边采药,一边撰写医学著作,用毕生心血著成《千金要方》,对后世医学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孙思邈被誉为一代神医,那么“五石散”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五石散”?

五石散最初,其实是一种中药散剂,人食用后,全身发热,因此用来治疗伤寒。五石散顾名思义,是由五种特殊的石料及辅料构成。孙思邈为了治疗伤寒,对其配方进行了改良,但是孙思邈并不是五石散的发明人。

五石散是谁发明的呢?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张仲景以治疗伤寒杂病著称于世,五石散的发明,正是为了治疗伤寒,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五石散的制作以及药效有所记载。

五石散中的"五石",东晋时期著名的丹药家葛洪认为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和慈石",但是与孙思邈同时代的隋朝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无论是哪一种配方,五石散服用后起到的药效都是全身燥热,并让人陷入一种短期迷乱。

五石散原本是一种药,后来则成了一种所谓的“仙丹”,魏晋时期,士大夫们以服食五石散,修道成仙为风尚。三国时期曹操的养子何宴,是第一个醉心于服食五石散的人。

何宴崇尚玄学,喜欢修道,是一个风流纨绔子弟,整日声色犬马。何宴身体虚弱而喜好女色,有人献给他五石散,他服用后,顿觉浑身燥热,体力增强,而且在女色之事上更加得心应手,事后神清气爽。

何宴大为欢喜,开始长期服用五石散,并且改良了五石散的配方。在他的带动下,很多魏国的士族公子,也开始服用五石散。服用五石散的风气一开,就在贵族集团中流行起来。到了晋朝,人们对五石散的迷恋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成立专门的炼丹房,炼制五石散。

到了隋唐时期, 贵族集团依然以服用五石散为乐事,甚至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也拜倒在五石散的神秘药效之下。

是药三分毒,何况五石散就是慢性毒药,当时有很多人因为服食五石散中毒丧命,作为医生的孙思邈,深知五石散之毒,因此临终前将自己改良后的五石散药方交给自己的徒弟,嘱咐道——"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为何要毁了“五石散”?

孙思邈早年,也曾服用过五石散,试其药效,却身中丹毒,饱受其苦。作为医学理论家,孙思邈对五石散的毒性,有着切身的了解。但是世人不知五石散之毒,还是继续修道炼丹,服食五石散,希望有朝一日升天成仙。

尽管孙思邈让徒弟毁掉了五石散的配方,然而五石散还是流传了下来,一直到明清时期,包括宫廷中的王公贵族,甚至部分皇帝,都对五石散的药效痴迷不已,视其位灵丹妙药。

五石散,到底有何妙用呢?

人在服用五石散后,不能坐卧,必须不停地走动,全身发热发冷,而五脏六腑如有火烧,此时需要冷食,以冷水浇身。魏晋时期的士人们,服用五石散后进行的散步等活动,称之为“行散”。

服用五石散后,不能多穿衣服。魏晋时期,尤其是放浪不羁的竹林七贤,为了让皮肤尽快散热,甚至不穿衣服,就地裸奔,将此等行径视为落拓放荡的一种风骨。

五石散有剧毒,长期服用,有重金属中毒等症状。炼丹士们从一些金属矿物中提炼出了水银、砒霜、汞、泵、铅等有毒物质,聚合成丹,人若食用,必然中毒而死。而死亡,不就是他们说要的登仙吗?这其中,充斥着种种封建迷信的荒谬,以及对虚幻放荡的极致迷恋。

隋唐以前,数十万人因为服用五石散而死于非命。所以孙思邈才会说: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散。很显然,他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五石散对人体的危害。五石散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孙思邈呼吁毁掉五石散,可谓远见卓识。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责任编辑:

标签:服用 时期 伤寒
江歌案再起波澜 刘鑫上诉状曝光丨&
oa系统有什么功能和作用丨&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