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明星资讯 » 正文

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打通内外双循环丨%x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商业观察》记者:王治山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能看到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压力:需求方面正在收缩,而供给方面正受到冲击,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也正在变弱,这在2022年国家级层面文件和报告中都有明确提及。这些压力就如同新冠感染的冲击一样,非常沉重但又很难回避,所以我们必须积极面对。但如果我们真正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的话,就会很容易地发现,这三方面的压力其实都是由被忽视了的服务行业所造成的。

三重压力的主要表现

服务业的消费和投资复苏缓慢,稳定出口变得愈加困难,这些都是需求收缩的主要表现。自2019年之后,国内需求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降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均出现了显著下滑。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我们的出口量增长很快,但到了 2022年近些年来一直被广泛认为潜力巨大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有了减缓的势头。而国内城市居民的文化休闲、文体娱乐保健养老、儿童教育等最活跃的服务消费领域,消费升级的态势也并不显著。

第二个压力是当前国内的供给受到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产业链链条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一是一些关键行业的关键零件供应受限;二是由于能源成本的不断攀升,对生产经营造成了影响,如国内煤炭、电力供应出现了短期的不稳定,而外部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也导致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三是一些原料供应出现了物流不畅、局部短缺、物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影响到了区域之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相互流通。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而外部的供应冲击则以价格波动的干扰为主,物流方面的限制因素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市场预期的弱化主要是服务业弱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影响。一是区域性新冠感染仍在各地频频出现,给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商户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各行业投资前景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在以往的服务行业中,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发展的主力军,当前由于楼市不景气影响已经从地产企业扩散到其它关联行业;三是银行等金融服务企业的业务发展更为保守;四是服务行业所期盼的资本市场,在当前确定性减少的大环境中也日趋审慎,加剧了市场预期的减弱。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国民的收入水平也在增长消费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以往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服务业的就业规模和比重理应进一步提升。但现在面对这些压力,单纯依靠服务业自身已难以承担。所以,找到有效途径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概括来说,就是要转变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尽早实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竞争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使服务行业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其在发展中的职能,这也是国家层面推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主要目的。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刻不容缓

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战略决策,有赞许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质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统一大市场是否是过去计划经济的翻版,还有人认为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并不成问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当前最为火爆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势头可谓是欣欣向荣,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成交量接近300 万辆,同比增长151.61%,而在过去的5年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共增长了400%,但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一块块被地方补贴和地方采购所刻意分割的市场。

购买新能源汽车曾经可以享受到当地政府一定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一般都会向本地汽车企业和品牌倾斜,从而引导消费者购买本地新能源车。还有在地方政府和企业机构采购出租车、公交车、公务车时,对本地车企的照顾就更为明显,基本上都是以采购本地汽车为主,外来厂家很难得到采购订单,这种现象在过去燃油车时代就屡见不鲜。

除了汽车行业以外,在烟酒、饮料、食品日用品等领域,这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地方保护行为也非常常见,一直被世人所诟病,国家也一直大力清理这种地方保护行为,但一直没有得以根除。这种行为的存在,会让那些好的企业产品得不到本应得到的订单,失去了原本应得的利润;那些受到照顾的企业则会因为获取容易,而变得只注重与政府间的公共关系,失去了研发磨合优秀产品与服务的动力,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行业产业链的发展都会因此受损。

中国新能源汽车最佳的发展路线,应该是以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依托,以不断的创新发展与国外公司进行抗衡争取早日实现弯道超车。但实际上,很多车企所依赖的也许仅仅是一个很狭窄的本地市场。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汽车行业,甚至在全产业链上,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而通过新能源汽车这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统一大市场的理论依据

明白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刻不容缓之后,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我们知道,社会的生产与商品的交换形成了市场,而“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给这个市场划定了一个范围,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制度体系,在统一的监管下公平竞争,进一步规范不当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要实现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将会完善,从而从制度上保障营商环境。

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的特性。市场的统一性是指市场是整体,没有被分割统一性的对立面是分制性,分制性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某些力量或势力的制约,导致了市场的相关性较低,造成了较低的经济效益;开放性是指不封闭的、可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易的特性,开放性的对立面是封闭性,封闭性是指一个体系无法和其它的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竞争性意味着具有不垄断的、公平交易的特性,它的对立面是垄断性,垄断性是指双方在一种不平等的情况下,由一家或少数的买家或卖家进行的交易行为;有序性是指在市场运作过程中显示的稳定性、规律性、重复性和因果关系,有序性的对立面是无序性,无序性是指从事物中无法找到反映规律性的现象或特征表现为不稳定性、不规则性、随机性和彼此间的无关联性。

为什么要在此时着重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市场呢?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考虑。

首先,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使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有活力,中央把大量的决策权力下放到了地方。不过,由于各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一些地方的发展比较滞后,无法与发达区域尤其是沿海的区域进行竞争,在面临着经济建设考核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为确保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当地的保护性政策,这就难免使得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受到区别对待,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各地的保护政策让本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同时也保障了本地的就业和税源,地方经济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然而,凡事皆有其两面性,这种地方性的保护措施十分不利于国内“内循环”生态建设。

其次,在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准入体系,并对市场进行统一的监管,清除有碍国家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公平竞争的各项法规和措施,禁止和惩罚一切违反国家政策原则实行地方优惠政策的行为,坚决抵制和打击地方保护,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最后,在“十四五”发展战略中,国家已经明确指出要加速建立统一的大市场,虽然目前在基础制度建设、要素市场建设、市场监管制度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壁垒、标准不统一、创新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

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颁布,既是深化“十四五”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的重要举措,也为统一大市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行动的纲领。其目标是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积极的政府职能,激活市场的生机;推动行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提升各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提高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使得内部循环流通更加顺畅促进内外经济的双向循环。

以统一大市场为基础打通内外双循环

如何使内循环更加顺畅,答案就是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要切实贯彻“全国一盘棋”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着力破解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对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彻底打开影响内循环的瓶颈,为服务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如何打通中国与世界的内外双循环? 就是要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让国内和世界市场更好地双向联通。推动国内的市场规则与国外的标准相互协调,将有利于以国内一体化的大市场作为核心,有力地吸纳外部各种有用资源向国内集聚,这对于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新冠感染的影响以及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将会加剧,特别是“三重压力”对经济的持续冲击,会给经济造成结构性的压力。应该看到在这种情势紧要的关头,要想在国内建设统一的大市场就不要想着有退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意见》一条一条地真正落实下去。

要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就必须坚持不破不立原则,坚决清除各种地方保护的“山头”,要不断地改进和健全基础制度、标准体系、监管机制和市场规则,以内需为导向,稳扎稳打,着力破解制约要素流通、影响市场功能发挥的关键问题,疏通堵点,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使内循环变得畅通。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跨国流通,加强国内外市场的相互联动,从而推动我国和世界经济形成双循环的格局。

要突破地方贸易壁垒,让国内贸易的成本降低。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注重打通国内大流通注重打破供应制约点,保障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通畅。突破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扩大国内需求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以需求为动力,大幅提高供应系统的品质与水准,从而能够适应、引领和创造新的市场需要,以实现供需协调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提高我国供给侧的品质与水平关键在于推进自主研发,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加大基础科研力度,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构建安全高效的内部和外部联通的物流体系,推进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确保商品的安全供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实行全面的节俭策略,加强对本国的资源的保护。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的创新,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利用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作用和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要把“房住不炒”的理念贯彻始终,强化市场的预测导向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措施,推动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要将提升内需作为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尽管内需减弱是目前经济稳定发展的障碍,但从辨证角度来分析,弱内需同时也存在着提升空间,具有拉动经济发展的潜能,这就需要宏观政策、社会政策、财政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等方面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要提高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和可持续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和速度,按照“十四五”发展的战略规划,适当超前进行基建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有弹性,要有适度充足的流动性,以保障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要增强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要逐渐增加其可支配收入。目前特别要加强就业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抓好大学生等关键人群的就业问题,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服务,筑牢民生基础。

我们要坚持以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推动国内外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国的发展之路,就在于它的发展和创新,各类企业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显得尤其必要。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完善物权体系和要素的市场分配上,进一步推进市场机制的变革,强化产权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深化“放管服”,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发展的有利环境。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扶持,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大市场,构建国家统一的市场体系推动更广泛的商品生产要素的流通。

以开放促进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展经验近几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国际投资与国际经济的衰退,国内的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势增长,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需求的缺口,再次证明了对外开放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作用。要按照中央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的稳定发展。要实施好外商优惠政策和国民待遇,加速吸引和引进外商投资,开拓新的国际合作领域,促进国内建设高水平发展。

当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是加快建设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内外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此我们志在必得。

标签:发展 统一 市场
必须用ChatGPT写作业?沃顿商学院教授反道而行:上我的课就得用AI丨%x
鲁股看门道|银座股份拟关闭德州商城店丨%x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