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养生资讯 » 正文

网络热词“气氛组”引关注:八成受访青年当过“气氛组”成员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最近,“气氛组”一词在网络上爆火,起初“气氛组”的定义是活动的气氛提供者、热闹播种机,负责带嗨全场,而现在“气氛组”被带到了各行各业、各种场合。

健身房内运动5分钟、自拍两小时的“假装努力气氛组”,还有“图书馆气氛组”“考研气氛组”“赶地铁气氛组”……对于“气氛组”来说,具体做了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气氛感,要营造出做事的“氛围”。
你觉得自己无形中成为“气氛组”成员了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3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当过“气氛组”成员,70.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一些“气氛组”带了节奏,71.3%的受访青年建议做事有计划有目标,不盲目开始。
宁夏银川的张军柠(化名)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考在职研究生,“每年都考,已经考了6年,但我确实没时间看书,基本都是在‘裸考’,今年报名后甚至都没去考场”。“最开始打算考研,是想要在工作方面有所提升,但我本身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没有想一定要考上,毕竟已经有稳定的工作了。”张军柠说,这么多年一直像个“气氛组”成员一样陪跑,其实还是意志不够坚定,执行力不够强,口号大于行动,工作忙其实都是借口。
大家感觉自己是什么“气氛组”成员?
“大家总想通过做点什么来缓解焦虑,行动起来确实比干着急要有用,但到底要不要跟风、具体怎么开始、每一步怎么做,如果内心没有清晰的想法,效果不会很好。”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项萌(化名)一毕业就办了张健身卡,但两年时间一共去了不到10次,去了也就是在跑步机上跑跑步,没有找教练,大部分器械根本不会用,慢慢地觉得没意思就不去了。后来还跟风买过电子阅读器,但怀孕后也没再看过。“我有个朋友,看到周围人都在考公务员,便也加入了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大军,一年内,国考省考市考参加了很多次,但基本都相当于打酱油,成为了公考的‘气氛组’成员”。
张军柠说,现在大家都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想方设法用各种各样的仪式感装点生活,或者积极报班渴望多掌握一项技能,但能做到的很少。“比如我经常计划周末要做大餐,但往往一到周末就点外卖。跟着别人打卡学英语,也是学两天就坚持不下来了”。
调查中,70.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一些“气氛组”带了节奏。10.4%的人没有,19.1%的人表示不好说。
项萌认为,有时候不是年轻人不够坚定,而是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制造焦虑,让我们感觉不做点什么就要落后了。“当职场人看到‘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了你跟别人的差距’,可能就不得不在下班后再出去跑两圈或者看看书,当一个妈妈看到‘你不来,我们就培训你孩子的竞争者’,可能就想要立马给孩子报个班。但这其中肯定有不少是没有目的的盲目尝试,结果如何不言而喻”。上海某高校在读博士生杨帆(化名)认为,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然就没有意义。不知道想做什么,三心二意,肯定什么都做不好。而只要是带着目的开始了,并且认真为之努力了,就不能称之为“气氛组”。有些人只是在自我调侃而已,比如一个学生认真准备考研了,在这个过程中就一定会有收获。最终有没有考上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是他能控制的。
张军柠觉得成为“气氛组”成员这件事很浪费时间,“你可能觉得自己在努力,但这样的努力基本是没有结果的,一点都不值得炫耀。认准一件事就要行动起来,不能空想。”
杨帆认为,内心有想法,都要勇敢去做。而当目的不太明确时,只要没有干扰正常生活,偶尔受环境影响做些“白费功夫”的事情也没关系,就当作一种尝试,为自己关键时候的决策提供帮助。
怎样才能摆脱“气氛组”,真正达成目标?
张军柠建议,首先给自己定好目标,其次要有行之有效的计划,最好以时间段来划分,要有节点,每个时间段准备什么,每个节点达成什么目标。
受访者中,一线城市的占32.8%,二线城市的占49.4%,三四线城市的占15.4%。
虽然营造合适的气氛固然重要,但一定不要浮于表面,而“实干组”更会为有趣的生活增添价值哦!
编 辑丨李琬莹
校 对丨张玉阶
校 审丨常 钺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原标题:《“和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和所有的快乐说嗨嗨”,你是“气氛组”成员吗?》
阅读原文

标签:气氛 没有 成员
/-全俏草本果蔬压片糖果/-有什么作用?/-能长线发展吗?婵婵招募中--伦娜综合门户网
【教育整顿·学习体会】印记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