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生活资讯 » 正文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广大网友居然吵翻了?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日,一件生活小事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的第一位,引发了全民关于家庭教育的大讨论。#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热搜数据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类似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江苏南通,一对夫妇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带到了派出所,说他偷了钱,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
民警仔细询问,了解到这个孩子正是这对夫妇的儿子,为了去同学家玩,偷拿了家里100块钱。父母一气之下,将儿子带到了派出所,想借此让儿子意识到,偷盗是违法犯罪行为。视频截图,图源荔枝新闻
民警开导了孩子,引导孩子向父母道歉,让孩子和父母达成协议,以后通过做家务的方式来挣零花钱。之后,民警也对两位家长进行了教育,告诉他们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不应该让孩子害怕警察。视频截图,图源荔枝新闻
这本是一件小事,却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很多人批评这对父母做法不当。
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是过度教育,父母的行为过激了,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有人觉得这样做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些小题大做,浪费了公共资源。民警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没有义务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家长不应该把自己家里的私事带到公共空间。有人觉得这对父母做的没毛病,偷盗见警察天经地义,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果不从小好好管教,必会贻害无穷。有的网友甚至觉得民警告诫家长的话欠妥,是在推卸责任。这对父母做错了吗?民警呢?孩子做错了事,究竟能不能惩罚孩子?孩子的行为向父母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这样一件小事,为什么会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小北认为,父母的行为值得探讨,孩子的行为也值得深思,他们的做法都指向了亲子关系中的难题。就像该事件下面点赞第一的那位网友所说的,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却没人说怎样是合理的。
01
“惩罚教育法”其实很常见
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认知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在通过接受教育、接触社会等方式建立个体的社会认知,包括对语言、道德、待人接物、权利界定、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的认知。
从网友们的众说纷纭中就可以看出,和传统社会不同,如今的社会价值变得更加多元了,人的行为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较高的可预期性,也不再有统一、绝对的正确标准了。
这意味着,为了实现社会化,现在的孩子要比从前的小孩学习更多知识,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他们也更需要父母、老师、朋友等人的引导,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
这个事件中的父母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塑造孩子的道德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他们选择用惩罚的手段警示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毕竟,这对父母并不是真的想让警察把孩子抓起来,而是希望借助警察的威慑力教育孩子。惩罚的确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式。西方管理学家曾经提出了“热炉法”,用于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人在工作中违反了工作制度,就像碰触到了烧红的火炉,一定会受到惩罚。
这种惩罚主要有四个特点:
1. 即刻性:人一碰到火炉,立即就会被烫
2. 预先示警性:火炉是烧红摆在那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碰触,就会被烫
3. 适用于任何人: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
4. 彻底贯彻性: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
后来,“热炉法”也被迁移到了教育学领域。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合适的家庭规则,如按时起床、就寝,不随便翻动父母或别人的东西,人际交流中的礼貌准则,公共场所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等等。
当孩子违背了既定的家庭规则时,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要求孩子道歉,扣掉一部分零花钱,要求孩子承担某项家务等。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要遵守。
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惩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有利于让孩子从小树立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念。
02
“惩罚教育法”有一定的前提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正常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就必须承担由于自己的错误所带来的各种后果。因此,在家庭中,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惩罚,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对父母将犯了错的孩子带到警察局,这种惩戒方法是否合适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使用“热炉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几个很重要的前提。一是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把我们制定了这个规则、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明确地告诉孩子。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把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明确告诉他。二是,这个规则一定要合理,不能过于苛刻。这件新闻中的父母,是否树立起严格完善的家庭制度规范?是否曾经明确地告诉孩子,“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拿走父母的财物”,并告诉他如果这样做了,就会遭到惩罚?是否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则?
有的网友可能会觉得,都是十几岁的人了,这点道理还不懂吗?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从小得到正确、及时的引导,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完成社会化,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坏人”,而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完成对社会规约的认知。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家庭可能制定了过于苛刻的规则,比如不允许孩子随便找父母要钱,或者孩子需要达到某个标准,比如必须在成绩方面取得进步,才能获得一定的零花钱。
孩子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又想要零花钱,可能就选择了“偷拿”的方式,以为父母不会发现。
若不满足使用“热炉法”的前提,就贸然采用这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此外,这对父母的做法中还有一点非常不妥当。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地方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矩,这并没有问题。
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犯了国法,要用国法来处置;犯了家法,则要用家法来处置。若是犯了国法却施以家法,未免太轻;犯了家法却施以国法,又太重了。大多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都用“偷拿”来形容这个孩子的行为。“偷拿”和“偷”,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而不少网友的言论将这两个字眼混为一谈了。“偷拿”是“悄悄地拿”,本质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盗窃”。
在这一事件中,孩子拿的是父母的钱。从额度上来说,钱的数量并不巨大。从身份来看,孩子和父母共处于同一个家庭,未和父母商量,拿走父母的钱,与偷窃陌生人的钱之间,存在着不同。
这个孩子偷了父母的钱,是犯了家法。但是,父母将其作为犯罪行为看待,带到派出所,这就将其升格成了一种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要用“国法”来处置他了。在怒气的驱使下,父母将孩子行为的严重性过分夸大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对父母也不是真舍得把孩子抓起来,不过是吓唬吓唬他,没有这么严重。
的确,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对父母无心动用“国法”惩戒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能看出来吗?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被父母揪到了警察局,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他可能会觉得,我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爸爸妈妈已经不再爱我了,他们放弃我了,要让警察把我抓起来。
这绝不是父母的本意,但是他们这样的行为,却很可能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将自己的孩子从自己的身边推开,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亲密感。
这样的“惩戒”是否会有好效果,也值得打上一个问号。短期来看,这种方法其实有“糊弄孩子”之嫌。孩子还小,不懂法律,就用警察来吓唬他。正像警察所说,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对于社会产生正确的认知。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也不具备可持续性。现在孩子小,可能会被这样的方法震慑住,但是随着他日渐长大,便会知道如此微小的过失并不会违背法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时,孩子有可能会肆无忌惮、变本加厉。
一言以蔽之,惩罚教育是可以用的,但是一定要适度使用、妥善使用。
03
孩子犯了错,父母应该怎么办?
按照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说,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通过“稳定期”和“转变期”的交替来实现的。儿童成长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期,但是稳定期内不易觉察的、微小的个性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个转变期,引发深刻的质变。三岁、七岁和十二岁就处于转变期的当口。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正处于成长的转变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在这样的时刻,父母的正向引导尤为关键。
父母应该首先冷静地思考一下,孩子通过“偷”这个行为,向他们传递了什么信号?
新闻中称,孩子偷拿父母100块钱,是为了去同学家玩。
这听起来并不是什么过分的理由,那么孩子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向父母索要,而是要偷偷拿钱,背后的原因值得细究。
父母应该从这件事开始反思,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出了什么问题,孩子究竟是着急去同学家玩,拿了钱却忘了说,还是害怕自己,不敢开口要钱。孩子偷偷拿钱,反映的并不一定是孩子行为上的失范,很可能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弄清楚原因后,先不要着急惩罚。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G.吉诺特曾指出,一味的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
如果家长一上来就简单粗暴地惩罚孩子,孩子可能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却根本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只会想到下次要更加小心,或者想办法早日逃离家长的管束。那家长可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呢?
《有机教育》的作者杨雄建议,可以让孩子体验行为的“自然后果”。
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
比如,这一事件中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的表现让我很伤心”。这样做,一是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二是可以让孩子知道家长生气了,三是可以给孩子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和时间。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他记住这次教训,自己承受错误造成的后果,从而产生悔意。
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给孩子指明“出路”,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孩子以后再犯错误时,就会想办法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会一味地谴责自己没用。
家长还可以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这对父母期望的正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补救。可是,他们选择了吓唬孩子,而没有告诉他改正的方法。
小北认为,事件中的民警做的就非常不错。他并没有代替父母惩罚孩子,而是代替父母教给了孩子补救的方法。如果没有民警积极的引导,孩子心里可能会认为以后再犯了错误,一定要小心掩盖,不能告诉父母,否则就会引发巨大的灾难,而不知道这样的小错误,是可以补救和改正的。04
谁来帮助和体谅父母?
虽然这对父母的做法并不妥当,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为人父母并非易事。
众多网友对这对父母表示了支持、同情和理解,正说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育儿上的难题。这件小事能引发全民关注,也体现了全国父母对这件事情的共情,反映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普遍的隔阂。
这对父母为什么需要借助民警?家庭教育本来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而这对父母要诉诸派出所这样的公权力,对孩子进行震慑,侧面反应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无能为力。他们在教育上孤立无援,他们也需要帮助。
前不久,北京等城市的教育部发布了小学试行“暑期托管”项目的通知,收获了许多父母的叫好声。有些父母留言表示,假期孩子在家,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这下终于有人管了。要知道,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潜移默化。父母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寒暑假本是父母和孩子相处的好时机,有些父母却因为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想把他们推开。这提醒我们,要缓解父母的育儿压力,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假期帮他们看孩子,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咨询渠道,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父母和自己。
生命生长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波浪式地往前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候快些,有时候慢些,前一个阶段总会为后一个阶段奠定基础。孩子如此,父母也是如此。
父母要允许自己和孩子犯错误,要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看待,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个“亦师亦友”的积极角色,和孩子共同进步。
在孩子面前,父母通常需要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朋友,另一种则是权威。2010年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父母的权威可以分为“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两种类型。
知识权威建立在父母比孩子拥有更多知识的基础上,而道德权威则意味着父母要教给孩子是非判断标准。
香港大学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哲学博士池瑾提出,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进行家庭教育“此消彼长”的教育模式。“此消彼长”的教育模式
孩子5岁以前,由于知识非常有限,是非判断标准尚未形成,父母应该履行高度的道德权威和知识权威的角色,向孩子传授知识,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岁之后,随着孩子学习能力的加强,父母的权威不断下降。此时父母应慢慢向同伴角色过渡,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孩子12岁进入青春期后,已经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父母应该淡化权威角色,成为孩子的朋友。成功的父母往往都很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而最好的沟通一定建立在朋友关系上,而不是权威关系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引导孩子的自制能力
这条新闻中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但父母依然想占据权威的位置,让孩子听话。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不能镇住孩子时,就试图借助外部力量——警察,让孩子害怕。这正是没有意识到他们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改变家庭教育策略。
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也没有人教他们应该如何做父母。
如何让父母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了。
一个完整的人的诞生,不能少了父母的支持,但也不能只靠父母支持。
愿每一对为孩子操碎了心的父母,都不会在愤怒和无奈中独立摸索。原标题:《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广大网友居然吵翻了?》
阅读原文

邱华栋《哈瓦那波浪》:现代人的九种心灵困境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返程高峰来了!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