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生活资讯 » 正文

耿金 |走进水乡:宁绍平原水利史研究缘起丨#!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耿金 |走进水乡:宁绍平原水利史研究缘起

耿金,1987年生,云南富源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方向为环境史、水利史、农业历史地理、景观史、灾害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人才项目1项,校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已出版著作3部,在《史学理论研究》《民俗研究》《史学月刊》《思想战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我出生在云南山区,读博前从未见过真正的大海,也未曾想过自己的研究主题会是历史上的江河湖海。小时候离家几公里外有一条“大河”(本地人的称呼),在我的意识中,那就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河流,虽然它最宽处也不超过20米。读初中时,学校实行寄宿制,每周回家一次,周五下午回家,周日回校。有一次在与同伴去学校路上,鼓足勇气下河游泳,结果一个小伙伴差点被河水卷走,吓得我以后很久不敢下水。上大学后,到了省城昆明,记得第一次见滇池时的震撼感,那种感觉此后再没有过,哪怕后来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引导下开始关注江南研究,才真正关注构成江南最核心的自然要素-水。刚入门,只觉得江南“水”(自然之水与学术研究成果)太深,而我对大江大河并没有什么体验感,冒然进入深水区,顿时不知所措。所以,选题开始一直在“水”的外围徘徊。

从历史地理学视角开展水研究,《水经注》是一部绕不过去的名著,许多问题要从《水经注》讲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有从事《水经注》研读的学术传统,老一辈先生们或多或少都有对《水经注》的研究,或以《水经注》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入学时,李晓杰教授正在进行《水经注》“渭水”诸篇相关问题研究,已带领学生开展了多年的文献释读、地图绘制工作。导师王建革教授建议我选修李老师的《水经注》研读课程,跟着李老师的研读小组阅读《水经注》。研读课程每个人都有任务,任选一条《水经注》中记载的“水”进行释读,释读的内容包括对每个有异议的字、词进行注释,还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史料的考订,而且特别重视地名考证与定位,并在现代影像航拍图中定点,最后落到绘制的地图上。归纳而言,即在梳理文本基础上,复原地理环境。

在选“水”问题上,业师建议我从文献出发,用地理学知识重新把钱塘江重要支流浦阳江流路演变历史进行整理。所以,研读过程中就选择了《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段中的浦阳江段。在文献梳理的开始阶段,就被《水经注》中记载浦阳江走向问题绊住了脚。今天浦阳江发源于金华地区,中游经诸暨向北,经萧山西北临浦汇入钱塘江。但在北魏郦道元笔下,浦阳江在诸暨地区,经过县城后转向东南,经嵊州再向北,走的是今天曹娥江的河道,其在上虞县西入杭州湾。从今天地形图上看,诸暨与嵊州之间隔着东北-西南走向系列山脉,河流不可能翻山越岭,转到东边夺曹娥江河道而入杭州湾。面对这一困惑,我首先思考文献记载是否有合理性,如果不合理,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课堂研读中,大家也觉奇怪,大致的观点是文献记载有问题。那么是郦道元自己记错了,还是版本流传中出现的文本错误呢?为解疑惑,尝试从文献入手写了一篇小文章,并提交给李晓杰教授。李老师对文本逻辑结构、遣词造句等进行了详细批改,并提议多参照老先生文章,学习前辈们如何组织史料、剥离史料、解析史料功夫。修改后,我又得到中心里对浦阳江有过系统研究的朱海滨教授指点。朱老师对文章的史料解读提出诸多建议,但也给我是否继续带来了新困惑。我还是没有弄清楚为何郦道元记载的东、西河道皆名浦阳江,且西水(今浦阳江上游)东走的记载深感疑惑,小文章由此搁置起来。以上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可能:一是《水经注》记载浦阳江段时文本有问题,这可能是郦道元在引用史料过程中形成的,也有可能是《水经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文本嫁接问题。二是可能当时曹娥江(上虞江)与西边的浦阳江在下游时都称浦阳江,浦阳江下游从西向东横贯萧绍平原,所以导致郦道元在中游的流向上出问题。因考订浦阳江,我踏上了研究浙东水利史之路。

图1 《水经注图》中的“渐江水”

(其中主干水系为渐水(钱塘江),南部支流为“浦阳江”)

进入浙东水利史领域后,如何在这块已被诸多前辈学者耕耘多年的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在是个难题。宁绍水利史研究成果太过丰富,在阅读消化前人研究成果过程中我几近迷失,很久也没有找到十分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是连吸引自己的学术兴奋点都未曾出现。才开始即陷入困境,这让我十分沮丧。大体上说,开展宁绍水利史研究,目前有两座大山,一是以陈桥驿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极为深厚;二是以斯波义信等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学者的研究颇丰。前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山会平原水利系统有细致研究,也奠定了浙东水利史研究基础。后者如早期的佐藤武敏,后来的斯波义信、本田治、上田信等人,对宁绍重要的水利问题多有关注。因此,想要进入浙东水利史研究,就必须先找到其门径所在,而当地历史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鉴湖,就成为打开这扇大门之关键,于是我便从了解鉴湖开始,去一点点认识那片早已远去了的水域。

绍兴距上海很近,一有时间就找机会去当地转转,而到了绍兴却见不到文献中记载具有广阔水域的鉴湖了。历史文献中经常说鉴湖八百里,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较为准确数字,称周三百七十里,来源于南朝孔灵符的《会稽志》。那八百里之说从何而来?绍兴当地学人许钦文在《鉴湖八百里》一文中开头就说:“在古文中读到‘鉴湖八百里’的句子就暗自疑问,外婆家所在的鉴湖只有十里,‘十里湖塘七尺庙,’说得明明白白的,怎么会有八百里呢?以为即使把整个绍兴都计算在内,也没有这许多里可计的。”许钦文的解答或许能部分呈现古代鉴湖水域与水环境之面貌,他说:“登高而望,绍兴田园的所在,只是浮在水中的几片土,可见水面的广了。原来越中是叫做泽国的,有七十二个溇。行路时刻要过桥,出门总是坐船,乌篷船、白蓬船、摇摇船、踏桨船,船的种类很多,原是泽国水乡的特征。弯弯曲曲地纵横交叉着,把所有绍兴的水合称起来,八百里确是有的罢。”这或许才是古人心中的鉴湖意象,而这也打开了我对山会平原水环境认知的新局面,即基于史料对古代鉴湖水域及周边水利环境进行大胆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逐步丰富自己的研究对象。此后,我对山会平原水利与水环境的研究也是在这种“想象”基础上,才有了相对清晰的框架。对于历史地理学,乃至环境史研究,合理的空间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我必然要追问那旧时的鉴湖风景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后来人们看到的所谓“浮在水中的几片土”又是如何被改变成为如今这样的地貌景观的?于是,景观与当地河流治理、水利工程修筑等关键词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业师一直在思考古代环境变迁与景观变化问题,刚开始时我未曾将自己的思考与景观进行关联,但好像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景观”概念,此后思考问题过程中景观不断出现,虽然那时对景观的内涵并没有太深理解,而且景观本是一个相对空泛的专业名词,研究中需要以具体的要素来呈现头脑中的景观画面,而我那时对选哪些要素仍是模糊的。

在真正逐步深入对宁绍地区的水利问题研究后,我发现即使在宁绍这块并不算太大的平原内部,其水系结构与水利系统的类型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景观格局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在浦阳江中游地区,当地在湖田开发与河道治理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河谷低地特色的景观演变历史,湖水、农田与江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为人的活动而呈现出了丰富而精彩的互动画面。此外,在查阅上虞、余姚、慈溪地区文献时,又发现该区域北部在古地图上呈现出十分有规律的景观格局,横向的海塘贯穿北部滨海平原;纵向的河道与海塘呈垂直状并向北延伸,有的河道直通入海,有的河道为断头河;沿海塘还挖有横塘河,与南北向的河浦沟通。纵横河浦隔成的地块,又被众多的沟渠所切割,形成大大小小的棋盘地块,这些地块多垦为棉地,更靠海边的则为盐田。在海塘内部靠近群山的山脚地带,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湖泊,这些湖泊与北部的河网相连,形成海塘、横河、纵浦以及湖泊体系,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滨海平原景观画面。对我而言,去思考、探索这种平原内部的景观是如何被塑造而成的,为何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推动各自景观要素形成的背后核心动力是什么?就是我自己最想开展的研究,也是我论文的中心内容。带着这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我逐步分解平原内部水环境与水利系统间的内在关系,又发现水利不仅塑造了当地的景观,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平原内部不仅在景观呈现上有差别,在文化表现上也各有特点。

水利系统塑造景观,也影响当地文化与习俗。比如在绍兴地区,山阴、会稽民风较“阴柔”,诸暨长期以来有着勤劳吃苦之民风,但却好讼、喜械斗。民国时期的调查报告称:“诸暨民风与绍兴适相及,居民勤简耐劳,勇于进取,民性强悍,不畏强暴,又尊重教育,父母多以血汗所得,资其子弟入学,但该县人民缺点有二:一为喜讼争,居民每以细故有致缠讼不休者,法院收状,每日不下数十纸;其次为械斗,诸暨民性强悍,一遇激动公愤,即时则生械斗,斗争之时,必强召一族或数村壮丁,用土枪、抬枪及其他器械相峙,有斗争至数日不休者。”当地重教育却又喜讼好斗,民风呈现出迥然对立之反差。而追寻根源却与当地历史时期水患频繁、民生维艰有关。当地人一面希望通过科举功名之路脱离农作环境,另一面又极度在意得失利弊。诸暨与山阴、会稽紧连,却在文化、经济上与之差距极大。当地湖区开发未能像山阴、会稽那样有系统的水利设施提供保障,只能以筑埂等方式应对,湖区低洼的地形又决定有雨即成涝的现实,而丘陵山区却因缺少灌溉水源时常遭受旱灾之苦,丘陵与湖区呈现出两种水旱景象;明清时期对湖区的集中开发,也伴随着水患及寄生虫病的双重之害。这些都显示出地理环境、水文生态对当地风俗、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绍兴的山阴、会稽地区,在历史时期以盛产师爷出名。若从水利、水环境角度解析,也能看出当地文化兴盛背后的环境影响。绍兴水利系统的演变具有十分明晰的轨迹,即由早期的湖泊水利系统到堰坝水利系统、再到三江闸水利系统转变。传统上,水利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当水利系统逐渐完善并处于稳定后,内部的农业开发程度也将出现瓶颈。明代以后绍兴通过水闸调蓄内河水文,形成稳定的水流环境。稳定的水环境促使稳定的农业规模与农作方式的形成,土地所能承载之农业人口规模也成恒定,在没有先进的技术介入的背景下,内部农业承载力也必将达到顶点。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必然要有大量人员从农田中走出来,如明代王士性言:“山阴、会稽、余姚,生齿繁多,本处室庐田土,半不足供,其儇巧敏捷者入都为胥辦,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而当地稳定的水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农业产量又相对较高,因而可以支撑这部分人走读书科考之路。于是,绍兴地区出现了文人兴盛局面。而我们要问的是,这种水利格局又是在怎样的水环境背景下构建起来的?诸暨地区的水患格局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上虞、余姚、慈溪地区历史上为何多分水纠纷,其背后的水环境又是怎样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当地地表景观的改变上,也体现在文化影响的内化上。因此,我希望从水利工程出发,思考水利在本地景观塑造与区域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影响。而在文化探索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文化构成要素出现在我的观察视野中,诸如神话与水利之间的关系等。

书 名:形塑地景与人文:9-20世纪浙江宁绍平原水利研究

作 者:耿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内容简介

宁绍平原位于浙江钱塘江南岸,是古代越文化的核心区,区域内分布有大量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也衍生出海塘、水闸、堰坝等诸多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本书从长时段(9-20世纪)视角,以宁绍平原水利发展史为研究对象,将水利史与环境史、景观史进行整合,系统考察该区域地表景观形成与地域文化塑造的历史过程,剖析宁绍平原环境演变与人类水利活动间的互动关系,及地域文化生成与转变背后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因素。景观与文化之变,根本上是区域生态-社会系统变化之外在呈现,故本书本质上仍是一部环境史著作。

学术研究与写作系列文章

学术研究与写作 | 如何撰写历史自然地理的博士论文 ——访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杨煜达教授

学术研究与写作 | 如何撰写历史城市地理的博士论文

学术研究与写作 | 如何撰写历史自然地理的博士论文

学术研究与写作 | 如何撰写历史佛教地理的博士论文

学术研究与写作(第二季) | 如何撰写历史自然地理的博士论文

学术研究与写作(第二季) | 在欧洲如何撰写地理学博士论文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

责任编辑:

标签:水利 研究 景观
sunnypeach植物压片糖果是纯天然成分吗?有违禁品吗? - 副本丨#.
苏宁放招“平京雷达” 每5分钟比价调整一次丨#x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