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生活资讯 » 正文

原创毕业后,做“性治疗师”的17年,从承受非议、羞耻、再到坦然丨&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毕业后,做“性治疗师”的17年,从承受非议、羞耻、再到坦然

“丢人”“你怕是会饿死自己”回想当初,这是小珍在医学院毕业期间时常充斥在耳边的话语。

说话的分别是母亲和自己的导师。

实际上,就连小珍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原本她是准备当护士的。

只是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7年,小珍变成了珍姨。

期间顶住了误解和嘲笑后,她才发现在这里能看见悲欢离合。

“华人世界第一性治疗师”的童嵩珍是首批从事该职业的人。

工作内容是帮助障碍者,在不做手术的情况下,尽量康复。

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

也帮助了无数的家庭和情侣重归于好,才发现。

比起“性”,爱才是走下去的根本动力。

1:

2005年,在童嵩珍决定入行前,国内这一领域完全空白。

自然也没有人了解和知晓,无知造就着误解。

就连周围的亲戚邻居也认为童嵩珍从事的不是什么正经职业,甚至有人把她和那些失足女划上了等号。

实际上,护理专业毕业的她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医学常识,加上系统的学习,才明白完全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

从谈话,到分析再到治疗,每步都要按部就班的进行。

性治疗师童嵩珍

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教科书。

至于童嵩珍为何会成为一名治疗师?

还要从头说起。

童嵩珍出生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和国内大多数家长一样,比起老一辈虽然也逐渐有意识对子女培养性别观念,可往往还是浅尝辄止。

依旧是谈“性”色变。

所以青春期的童嵩珍,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学校对于正确的引导,往往也是避之不及。

越是如此学生越是好奇。

童嵩珍自然也不例外,她就在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医学院护理专业。

经过系统的学习,童嵩珍发现自己对生理知识十分感兴趣。

于是等到要步入社会的时候,她不顾反对毅然放弃了自己所学习的护理专业。

而是选择成为一名治疗师。

为此她又远赴德国学习!

毕业后怀揣着资格证书,在T湾高雄开了一家面积不大的工作室。

这里就是她事业的起步。

刚开始的时候,童嵩珍就发现无论是书本上教授的知识,还是在国外进修的学习对实际意义上的治疗,似乎帮助不大。

而自己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任何参考。

只能自己独自研究,可行的治疗方案,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工作室连续几年的时间都是亏损状态。

偶尔来的患者,大多也是抱着不相信的态度尝试。

在几次治疗无果后,也就不再光顾了。

这让童嵩珍苦恼不已。

但是,骨子里对困难不放弃的她,还是选择挑战自己。

也让婚姻迎来了危机。

童嵩珍的丈夫并不是不支持她做治疗师,只是两人同样忙碌的工作性质,无法在家庭中平衡。

势必有一个人要放弃。

可惜,夫妻两人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

在坚持一阵没有找到可行大方案后,还是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童嵩珍一心扑到了事业上。

或许是心无旁骛,工作室在经历几年亏损后逐渐好转,童嵩珍赚到的钱足以维持还有富余。

这下,更加有动力坚持下去。

只是她自己大概也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17年!

2:

17年的时间,3万例的患者。

让童嵩珍从治疗师,变成了领域里的专家。

她发现,患者的状态形形色色。

其中大部分是功能障碍,男女比例是4比1,从18岁到80岁都有。

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童嵩珍接手的患者中。

有很大的比例,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反而不多。

他们要不是工作压力太大,让自己变得回避。

要不是成长道路上或者原生家庭的遭遇。

其中棘手的还属那些有着特殊喜好的人群,他们往往敏感又脆弱。

无法控制自己又害怕被发现,背负着强大的精神压力变得患得患失,渴望被理解又怕被人当成“怪物。”

这类人,是童嵩珍从事治疗师以来让她印象十分深刻的。

童嵩珍工作照

不过,无论是怎样的人群,童嵩珍在治疗过程中都发现对于生理知识十分缺乏。

啼笑皆非的事也发生了不少,有夫妻因为5年没有孩子找上门来,结果是因为两人未行人事。

以为只要睡在一张床上,自然就会怀孕。

这样的奇葩事情,还不止一例!

3:

除此之外,婚姻上的危机和问题,也是童嵩珍时常会遇到的案例。

阿丽是个30多岁的女人。

和丈夫是校园情侣,结婚多年自认为关系稳定。

有着一儿一女,事业顺遂家庭幸福。

可阿丽却发现,原本对自己关心的丈夫不仅时常加班夜不归宿,而且有时候连看都不看自己。

不得已的拥抱也往往敷衍了事。

难道是因为自己容颜以老。

其实阿丽在上学的时候,就是班级的班花对自己的外貌也一直比较自信。

可现在,她不禁怀疑是否自己真的没有吸引力了。

为此,阿丽多方打听找到了童嵩珍寻求帮助。

可经过初步的诊断,童嵩珍发现这个名叫阿丽的女子一切正常。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后来才知道,不是阿丽的问题,而是丈夫早已移情别恋。

爱都不在了,还能有性吗!

反之性不在了,还会有爱吗?

童嵩珍同样也遇到过这样的患者。

时间长的能有七,八年,原因也是各种各样。

当然,过程中也会有人选择结束婚姻关系,但走下来的。

往往都转变成了亲情。

对于这样前来治疗的人,童嵩珍观点一直都是离不开的。

她虽然不否认,爱情依然在。

可是在她的认知中,性生活是检验婚姻美满的标准,感情越好频率越高。

但是过高了,适得其反,毕竟出于炫耀的没有参考价值。

根据研究,理想是每周两到三次。

不过童嵩珍也坦言,不能一言概之。

毕竟有部分人,是特例。

比如老年人,就不能用年轻人的标准去要求。

在他们看来心灵上的温暖,更加重要,而且男女还略有不同。

老周是名年过80的老人,和妻子半辈子相濡以沫感情很好。

可现在高血压,心脏病各种老年病接踵而至,让他感到大限将至。

仅有的愿望就是还想和妻子携手走下去。

为了重新找回年轻时的状态,老两口找到了童嵩珍。

面对诉求开始的时候童嵩珍是拒绝的,因为要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

后来,还是被两人的恩爱打动。

经过漫长的治疗,结果还是好的。

自那以后老两口的气色越来越好,甚至开始影响身体走向好转。

这让童嵩珍有了满满的自豪感!

仿佛这些年受到的委屈都是值得的。

4:

关于非议童嵩珍也能理解,毕竟亚洲人对待这敏感的话题,无形之间总是带着抗拒。

不管承认不承认,来找童嵩珍的患者几乎都历经了三番五次的心理建设过程。

除了顺利鼓足勇气来治疗的,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临阵退缩。

“预约后,取消”都是常有的事情。

李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顾虑大多还是出于面子。

外企工作的他,收入不菲又有个漂亮的妻子,在外人看来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己的情况自己了解。

外表风光无限的他,有个难以启齿的问题,身体没问题心理上难以逾越。

工作室环境

这些和他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原生家庭父母离异后,李明就跟随母亲生活。

日子过的十分艰辛,为了养育李明母亲什么都做。

最终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李明发现家中多了双陌生男人的皮鞋。

至此,他就莫名的对女生有了天然的抵触。

结婚也是为了不让母亲操心。

原本打算和妻子好聚好散,选择净身出户毕竟这是伤害了别人。

可妻子坚决不同意,主动找上了童嵩珍。

因为她十分爱李明,或许是真诚感动了这个男人。

不知不觉间李明也发现自己离不开妻子,于是积极配合治疗。

开始的时候,李明还有些担心,自己从未和女生单独相处过。

可真正到了童嵩珍的工作室后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

舒适明亮的环境,温馨的灯光,茶几前摆放的水果和舒缓的音乐无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紧张的神经。

加上童嵩珍耐心的询问和倾听,李明的心理问题很快就有了改观。

当然,这些不是一蹴而就,除了长期的治疗外。

童嵩珍多年积累的经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尾:

这些年童嵩珍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研究身上。

作为国内首位治疗师,她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手或者直面自己的问题。

在第一时间发现后,就积极治疗。

这是让她感到欣喜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以往拖延的人。

就算是痊愈了,爱人也选择了离开!

毕业后,做“性治疗师”的17年,从承受非议、羞耻、再到坦然!

人物原型(性治疗师童嵩珍)故事灵感源自身边和电视剧《我们的十年》,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责任编辑:

崔雪莉ins照更新,又白又嫩,死亡角度也没在怕的,网友:颜值跪丨~@
柏佳骏长文道歉依然难逃足协杀威棒丨~@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